跳动百科

古代总角指的是多大年龄(古代总角指多少岁)

仇寒琦
导读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代总角指的是多大年龄,古代总角指多少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总角:八

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古代总角指的是多大年龄,古代总角指多少岁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2、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3、3、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4、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5、4、豆蔻:十三四岁,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6、5、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7、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8、扩展资料:儿童称谓:童孺:儿童。

9、垂髫[tiao]:指儿童。

10、儿童垂发叫髻。

11、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

12、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

13、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

1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

15、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16、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17、龆[tiao]:儿童换牙。

18、龆年:童年。

19、髫[tiáo]年:童年。

20、髫[tiáo]龄:童年。

21、束发:是指青少年。

22、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23、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24、《孝经圣治》:“故亲生只膝下。

25、”孺子:儿童。

26、《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27、’”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28、《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

29、’”成人称谓:冠者:指成年人。

30、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岁。

31、“爱自待年金声夙振”(《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32、“女子许嫁,笄而字。

33、”(《礼记·曲礼上》)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

34、《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愿为有室,女子生命而愿为有家。

35、”朱熹集注:“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

36、”怨女: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女子。

37、〈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38、”旷夫:指年龄大而没有结婚的男子。

39、老人称谓:杖家之年:五十杖乡之年:六十杖国之年:七十杖朝之年:八十。

40、《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

41、”斑白:老人。

42、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43、黄发:是指长寿老人。

44、: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

45、“黄发”是枯黄的头发。

46、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47、皓首:白头,指年老。

48、久寿:长寿。

49、眉寿:耄[mao]寿,长寿。

50、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51、姥[mu]:年老的妇人。

52、暮齿:晚年,暮年。

53、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54、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55、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56、参考资料:年龄称谓百度百科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57、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58、及笄:女子十五岁。

59、(女子拾伍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

60、女子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此称女子15岁为‘及笄’,也称“既笄”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61、弱冠:男子二十岁。

62、(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63、扩展资料:弱冠:男子二十岁。

64、(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65、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66、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67、花甲、耳顺:六十岁。

68、古稀:七十岁。

69、中寿:八十岁。

70、耄耋(mào dié):八九十岁。

71、期颐:一百岁。

7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语年龄总角指幼年泛称。

73、2、垂髫指指儿童。

74、(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75、)3、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76、(《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7、”)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78、5、弱冠指二十岁。

79、(《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80、”)年龄,指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到计算时止生存的时间长度,通常用年岁来表示。

81、年龄是一种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一个人出生以后,随着日月流逝,年龄也随之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82、扩展资料:总角: 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 兮”。

83、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84、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85、”2、垂髫: 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86、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87、”3、及笄: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88、《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89、”4、弱冠: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90、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91、  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92、”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年龄  百度百科_岁数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93、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顶自然下垂的短发)。

94、3、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

95、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96、4、豆蔻:十三四岁,是指女孩的年龄段,文学作品中的豆蔻:诗文中常用以比喻少女。

97、5、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

98、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

99、扩展资料: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人生各个重要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借代称谓,如“襁褓”是不满周岁的婴孩、“孩提”是两三岁幼童、“始龀”是七八岁小童,“总角”、“垂髫”则是童年的泛称等,其中不少借代称谓如今仍然常用。

100、有句成语叫"徐娘半老"。

101、句中的"徐娘",原指南朝梁元帝的徐妃。

102、据《南史·元帝徐妃传》记载,徐妃虽然美丽,却一直没得到元帝的宠爱。

103、步入中年后,她与皇帝身边的年轻臣子季江有染。

104、有一次,有人开玩笑地问季江和年长的徐妃相恋是何滋味,他答道:"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105、"如今,即语源于此。

106、成语"徐娘半老"是赞美年长女子风韵犹存,并非贬义词,但因隐含轻薄之意,故而不可用来形容亲人或尊称长辈。

107、参考链接:百度百科-古语年龄 古时小孩子把头发扎起来束发为两结,形状如角,故称,借指童年。

108、《红楼梦》第三回:“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的小厮,都垂手侍立。

109、”苏轼《被酒独行》诗之二:“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110、”  如果小孩子把头发垂下来,不加扎束,就叫垂髫。

111、髫(tiáo)意指小儿下垂的头发,所以称幼童或童年为垂髫。

112、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3、”近人郁达夫《青岛杂事诗》之六:“握手凄然伤老大,垂髫我尚记当年。

114、”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十五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可以结婚的年龄。

115、《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16、” 郑玄注:“谓应年许嫁者。

117、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118、”笄是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

119、  豆蔻指的是女子十三四岁。

120、豆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

121、这个称呼主要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中的诗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22、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23、”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少女的诗。

124、诗中形容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

125、这个称呼在很多文艺作品中老是用错,甚至于认为二十多岁少女也是豆蔻年华,更有甚着认为只要没结婚的女性都可以说是豆蔻年华。

126、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127、古代男子20岁时行冠礼,即成年礼,戴上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弱冠”一词由此得来。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