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昆曲桃花扇简介,桃花扇简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桃花扇》写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避乱南京,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
2、两人一见钟情,定情次日,香君得知婚事费用皆出于魏忠贤余孽阮大铖,其意在结纳方域,以求开脱名。
3、香君义形于色,立即下妆却奁以还。
4、大铖衔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时,谣言方域为良玉内应。
5、为避害,方域往淮南投奔史可法,为之参赞军务。
6、甲申三月,李自成入京,崇祯自缢,□臣马士英、阮大铖等即于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
7、昏王□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
8、马士英、阮大铖又屡屡加害香君,香君不屈,守楼明志,血染桃花,廷筵骂座,入宫软禁。
9、方域回到南京,与复社文人一起被阮大铖捕获,也锒铛入狱。
10、不久清兵南下,弘光、马、阮出逃。
11、方域出狱,随张瑶星往栖霞山。
12、香君趁乱出宫,也随人入山。
13、侯李二人在祭坛相遇,张道士以国恨、家恨之言点醒他们,二人双双入道。
14、全剧在一派悲歌声中结束。
15、《桃花扇》是一部历史剧,作者以数十年的工夫探求历史的真实性,达到“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的程度,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历史舞台的一部“信史”。
16、《桃花扇》共四十出(其中有4出各加1出,实际共44出),分上下两卷,是一部忠于史实的优秀历史剧,它与《长生殿》、《西厢记》、《牡丹亭》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17、“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是《桃花扇》的重要主题,作者以侯、李爱情故事为线索,利用真人真事和大量文献资料,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谴责了南明王朝昏王当朝,权奸掌柄,争权夺利,置国家危亡于不顾的腐朽政治。
18、剧中主人公李香君虽为歌妓,却有明确的生活思想和是非界限。
19、她把坚贞的爱情与反对邪恶势力的正义立场统一起来,不为利诱,不畏权奸,感人至深。
20、内容是: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弘光王朝覆亡的历史。
21、 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
22、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
23、南明王朝建立后,阮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
24、得势的阮大铖欲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溅定情诗扇。
25、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
26、后,南明灭亡,侯、李重逢。
27、但国已破,何为家?他们撕破桃花扇,分别出家。
28、 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
29、李香君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罕见的一个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
30、她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正直刚强,明大义有气节,她有着鲜明的政治是非观,把爱情的关系和选择建立在政治的关系和选择的基础上,这是她比《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更高大的基点,也是《桃花扇》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在。
31、该剧在结构艺术上的成就更为人称道,它以“一生一旦为全纲领,而南朝之治乱系焉”,终而达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目的。
32、故而从思想与艺术上看,把该剧当作明清传奇戏曲的压卷之作,是不过分的。
33、作者: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
34、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
35、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36、男主角:侯方域 女主角:李香君 《桃花扇》是一部以南明王朝的兴亡为内容的历史悲剧,共40出。
37、故事写明末归德书生侯方域来南京应江南乡试,落第不归,寓居莫愁湖畔,参加了反对阉党的复社,后经画家杨龙友的介绍,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萌发爱情,订婚之日,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
38、阉党文人阮大铖闻讯即出重金置办妆套,托其结拜兄弟杨龙友送给香君,意在拉拢复社文人侯方域。
39、香君义形于色拒不让方域接收阮的馈赠。
40、阮为此忌恨,乘左良玉移兵南京之时,诬方域内通左军;为避害,方域只身逃离南京投奔杨州督师史可法,为之参赞军务。
41、崇祯在北京自缢后,奸臣马士英等在南京迎立福王,建立南明朝廷。
42、昏王奸臣不理朝政、征歌逐舞、迫害复社文人。
43、马、阮等人逼迫香君嫁给新任曹抚田仰,香君宁死不从,以头撞地,血染方域当年所赠诗扇;杨龙友采摘花汁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
44、马、阮于赏心亭置酒赏雪,香君乘机骂筵以泄愤恨。
45、方域回到南京,被阮捕获入狱。
46、清兵南下,昏君奸臣出逃,方域出狱后在避难栖霞山时,与香君相遇于白云庵,在张道士的点拨下,他们双双出家入道。
47、 该剧以侯方域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展现了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暴露了南明小朝廷的昏庸与腐败,热情歌颂了敢于和权奸作斗争的高尚气节和爱国情感。
48、李香君是中国古典戏曲中罕见的一个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
49、她不仅美丽聪明,而且正直刚强,明大义有气节,她有着鲜明的政治是非观,把爱情的关系和选择建立在政治的关系和选择的基础上,这是她比《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形象更高大的基点,也是《桃花扇》在思想和艺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之所在。
50、该剧在结构艺术上的成就更为人称道,它以“一生一旦为全纲领,而南朝之治乱系焉”,终而达到“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目的。
51、故而从思想与艺术上看,把该剧当作明清传奇戏曲的压卷之作,是不过分的。
52、 《桃花扇》是中国清代著名的传奇剧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经历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
53、此剧表现了明末时以复社文人侯方域、吴次尾、陈定生为代表的清流同以阮大铖和马士英为代表的权奸之间的斗争,揭露了南明王朝政治的腐败和衰亡原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4、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通过侯方域和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表现南明覆亡的历史,并总结明朝300年亡国的历史经验,表现了丰富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
55、《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人物塑造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形象体系;在艺术结构上,以侯、李爱情为线索,组织进多方面的社会矛盾,严整紧凑;另外,其曲辞亦流畅优美,富于文采。
56、 该剧剧情是:侯方域在南京旧院结识李香君,共订婚约,阉党余孽阮大铖得知候方域手头拮据,暗送妆奁用以拉拢。
57、香君识破圈套,阮大铖怀恨。
58、南明王朝建立后,阮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
59、得势的阮大铖欲强迫香君改嫁党羽田仰遭拒,香君血溅定情诗扇。
60、友人杨龙友将扇上迹点染成折枝桃花,故名桃花扇。
61、后,南明灭亡,侯、李重逢。
62、但国已破,何为家?他们撕破桃花扇,分别出家。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