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电缆大小与功率对照表,电缆大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首先要计算出用电设备的总功率;2、然后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也就是载流量;3、最后根据载流量再确定电缆的规格大小。
2、4、P=UI,将功率和系统额定电压带入,求出I,再根据电缆载流量参考表选一个合适的导体截面。
3、5、例题: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况把它分成三段。
4、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因此负荷矩为: 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 第二段:5*(8+5)=65千瓦.米 第三段:10*5=50千瓦.米 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首先要计算出用电设备的总功率;然后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也就是载流量;最后根据载流量再确定电缆的规格大小。
5、例:总功率为50KW的电动机,折合成电流时100A,也就是载流量100A,100A至少需要25平方的电缆,考虑到有的电缆不是国标的,所以至少选用大一号的电缆,也就是35平方的! 看完例子,你肯定会问,功率怎么折合成电流,电流怎么确定电缆规格。
6、这个问题随着温度、材料、用电设备都有不同。
7、 我可以说个最简单的粗略记忆办法,就是 1KW对应2A,一个平方五个安培。
8、纯手工~希望采纳!首先要计算出用电设备的总功率;然后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也就是载流量;最后根据载流量再确定电缆的规格大小。
9、例:总功率为50KW的电动机,折合成电流时100A,也就是载流量100A,100A至少需要25平方的电缆,考虑到有的电缆不是国标的,所以至少选用大一号的电缆,也就是35平方的。
10、电缆按照光伏电站的系统可分为直流电缆及交流电缆,根据用途及使用环境的不同分类如下:直流电缆(1)组件与组件之间的串联电缆。
11、(2)组串之间及其组串至直流配电箱(汇流箱)之间的并联电缆。
12、(3)直流配电箱至逆变器之间电缆。
13、以上电缆均为直流电缆,户外敷设较多,需防潮、防暴晒、耐寒、耐热、抗紫外线,某些特殊的环境下还需防酸碱等化学物质。
14、2、交流电缆(1)逆变器至升压变压器的连接电缆。
15、(2)升压变压器至配电装置的连接电缆。
16、(3)配电装置至电网或用户的连接电缆。
17、此部分电缆为交流负荷电缆,户内环境敷设较多,可按照一般电力电缆选型要求选择。
18、扩展资料:安全要求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
19、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最小允许距离为0.25m。
20、2、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25m。
21、3、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2m以外。
22、4、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23、5、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与一般接地装置的接地之间应相距0.25~0.5m;直接埋在地下的电缆埋设深度,一般不应小于0.7m,并应埋在冻土层下。
2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缆首先要计算出用电设备的总功率,然后根据功率计算出电流,也就是载流量,最后根据载流量再确定电缆的规格大小。
25、例:总功率为50KW的电动机,折合成电流时100A,也就是载流量100A,100A至少需要25平方的电缆,考虑到有的电缆不是国标的,所以至少选用大一号的电缆,也就是35平方的。
26、功率折合成电流和确定电缆规格,需要根据温度、材料、用电设备等因素才能最终确定。
27、另外,电缆的额定电压等于或大于所在网络的额定电压,电缆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5%。
28、除在要移动或振动剧烈的场所采用铜芯电缆外采用铝芯电缆。
29、敷设在电缆构筑物内的电缆宜采用裸铠装电缆或铝包裸塑料护套电缆。
30、扩展资料:安全要求电缆线相互交叉时,高压电缆应在低压电缆下方。
31、如果其中一条电缆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穿管保护或用隔板隔开时,最小允许距离为0.25m。
32、2、电缆与热力管道接近或交叉时,如有隔热措施,平行和交叉的最小距离分别为0.5m和0.25m。
33、3、电缆与铁路或道路交叉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应伸出轨道或路面2m以外。
34、4、电缆与建筑物基础的距离,应能保证电缆埋设在建筑物散水以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应穿管保护,保护管亦应超出建筑物散水以外。
3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载流量百度百科-功率百度百科-电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