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道德情操论读后感1000字,道德情操论读后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通读这本书,斯密为人类丰富多彩的道德情操世界理出一条有秩序的思路。
2、首先,他在认同同情、同情心是人类天赋的本性之一基础上,提出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建立在这种自发的内心同情,乃至往后更深层次的道德也是如此。
3、接着,他引出一个类似公理的常识,即相互同情的愉快,同情既能增加快乐也能减轻痛苦。
4、最后,在第一卷第三、四、五章引出关于情感适宜性的原理:通过别人的感情同我们自己的感情是否一致来判断它们是否合宜。
5、因为相互同情的愉快,为了产生一致的情感,如同天性教导旁观者去设想当事人的各种情况一样,天性也教导后者在一定程度上去设想旁观者的各种情况。
6、正是在这两种努力,即旁观者的努力、当事人的努力,确立了两种类型的美德;旁观者的努力中建立起和蔼、公正、宽容等美德类型,当事人的努力中则建立起崇高、庄重、自制等美德类型。
7、当然,与美德相对负性的冷漠、鄙俗、下流品行等则确立于对上述“适宜性”努力的失败、甚至反动。
8、 看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触很深。
9、亚当·斯密对于道德美德原则,起因以及效用的分析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启示。
10、众所周知,日程生活中道德和法律一样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是市场经济社会下,处理人际关系评判行为标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11、自从炎黄起始,弘扬道德美德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也应当保持这样的美德并将其发扬光大。
12、在当下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乃至转型时期,在社会之中的各行各业间,每天一样处处都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人之间、社会与社会之间的情感。
13、在处理这些情感联系的时候,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向这本书汲取智慧。
14、这本书向我们阐述的道理和分析,能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发,让我们以后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源源不断的智慧来源以及精神动力,鼓励我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用遵守人性美德的原则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立身于社会网络中。
15、 从宏观的方面来讲,《道德情操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社会如果人人都只追求个人利益将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16、正如前文所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
17、”人是复杂的,人不仅有私欲,也应当有情操。
18、无论人怎样自私,他都有一种“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的本性。
19、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相互联系的关系网络,并用道德美德约束来方可维持其稳定,促进人类社会发展。
20、以亚当来看,正因为人类懂得感同身受,拥有普世之爱,所以人才区别于动物;正因为守望相助,前人为后人栽树,小我为大我牺牲,社会道德约束下的人类社会才得以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存续至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