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傅玉书的结局,傅玉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傅玉书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
2、祖父傅石臣,康熙中年补博士弟子员,补拨施秉文学。
3、父亲傅龙光,字燕侯,号月川;是清雍正、乾隆年间贵州的知名学者和诗人,有部分诗文散载于《平越直隶州志》和《瓮安县志》;晚年研读六经四书,著有《易经浅说》十二卷、《□学》二卷等。
4、傅玉书自幼天姿聪敏,气质厚重,好礼守节,勤奋好学。
5、在家庭熏陶下,他十五岁“即受《周易》本义于先君子”,少年时即被乡先生“皆以儒者目之。
6、”他二十岁“文名籍盛”,“益肆力读书,研求性命之理”。
7、青壮年时期写下了大量诗文。
8、但他屡次科第皆名落孙山,直至乾隆乙酉(1765)才乡试中举人。
9、被选任江西省安福县知县,署瑞州府铜鼓同知。
10、不久“解组归里”,辞官回乡。
11、曾在会垣正习书院主讲,“成就多一时知名士”。
12、晚年除从事教育外,“日以著述为业,时海内学子无不知竹庄者。
13、”《竹庄诗文集》,是傅玉书青壮年时期的作品选集。
14、时礼部侍郎钱箨石亲笔为之作序。
15、“先生诗文,鉴赏于法时帆、钱箨石、吴白华诸先辈者,已风行海内矣。
16、”他的诗文集刊行问世,“海内之士,几何不徒以文人相目”。
17、“仪征阮文达公求得其遗书而善之,其必传于后世无疑。
18、”后来的诗人傅玉书和瓮安县的另一位诗人犹法贤(号酉樵)称为贵州高原的两大诗宗:“竹庄诗学杜,酉樵诗学韩,黔人两大宗,皆生于瓮安”。
19、他所著的《竹庄·四书文》,《古今诗赋文钞》,曾为当时学者卢南石、吴白华、钱石、翁凤西所刊布。
20、由此,“黔南傅竹庄先生以名孝廉蜚声艺苑,所著诗文风行已久。
21、”遗憾的是,傅玉书的诗文集早已散佚,无从阅评。
22、贵州自明中叶之后,诗人渐露文坛,但篇章多散佚,罕见存录。
23、为了对外扩大贵州诗歌的影响,保存文化遗产,傅玉书网罗、搜集了明中叶至清嘉庆初年贵州诗人的作品,编辑成《黔风录》两集二十四卷,即《黔风旧闻录》和《黔风鸣盛录》。
24、得到仪征阮瀛台相国的校镌。
25、后来,傅玉书的儿子傅汝怀“校刻《黔风鸣盛录》诸诗行世”。
26、《黔风录》集贵州早期诗歌之大成,它使贵州诗歌在全国崭露头角,“于是黔之诗始得大显于时,海内操觚之士无不知黔人之能诗矣!”除致力于诗歌的创作和编辑外,傅玉书的突出成就在于戏曲创作。
27、是他首开我省戏曲创作之先河,撰写出我省第一部戏曲《鸳鸯镜》。
28、这是清代文坛上仅有的两部戏曲作品之一(另一部是任璇的《梅花缘》传奇)。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