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小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比特卫士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复原时间目标)是指灾难发生后,从IT系统当机导致业务停顿之时开始,到IT系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运作、恢复运营之时,此两点之间的时间段称为RTO。
2、比如说灾难发生后半天内便需要恢复,RTO值就是十二小时;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复原点目标)是指从系统和应用数据而言,要实现能够恢复至可以支持各部门业务运作,恢复得来的数据所对应时的间点。
3、如果现时企业每天凌晨零时进行备份一次,当服务恢复后,系统内储存的只会是最近灾难发生前那个凌晨零时的资料。
4、根据以上两个简单的原则,企业不以对现有的数据系统作出,也可以按照既定的RTO及RPO要求,选购最适合企业数据中心的灾备方案。
5、RTO及RPO与方案售价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完美的方案当然是RTO及RPO皆为零,表示当灾难发生后,系统立即恢复,而且完全没有数据丢失,可是其造价是非常昂贵的,而且也不一定有这个必要。
6、因此,最佳方案必需在RTO,RPO,维护及价钱多方面,都能达致平衡。
7、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资源紧拙的情况,应先好好了解对RTO及RPO的要求,然后再看看价钱,那就比较容易找到,适合企业的方案了。
8、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恢复机制。
9、灾难恢复的目的是保证企业业务连续进行,因此无论采用RTO还是RPO,都要为这个核心服务。
10、RTO——恢复时间目标,是经常用来衡量容灾方案的优劣性的两个指标之一。
11、在行业内,一般衡量容灾方案的优劣性方面有两个指标:恢复点目标(RPO),2.恢复时间目标(RTO)。
12、随着备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数据的实时备份也就是说实现RPO=0已经不是容灾方案的难点,许多技术(例如:镜像、快照、复制等)都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13、而RTO的长短,决定着生产服务器中断的时间,采用数据备份软件能够实现RTO接近于0,采用HA高可用方案同样也可以实现业务的连续性。
14、除去上述两个指标外,还有一点在衡量容灾方案时非常重要,即:恢复数据的完整可用性。
15、换句话说就是在灾难发生后,能够100%恢复数据,并且保证恢复数据的可用性。
16、在容灾备份领域里,只有采用CDP持续数据保护技术的备份软件(备特佳-Bitguard)才能保证数据的零丢失,保证业务的连续,保证恢复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17、可以去考察一下,有很多案例可以借鉴。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