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原文介绍】《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属于古代诗歌中的抒情作品。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反映了古代人民在艰难生活中的无奈与哀怨,同时也体现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式微》通过描绘一个劳动者在夜色中奔波劳作的场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生活艰辛的不满,以及对亲人团聚、安宁生活的渴望。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式微》原文及简介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诗经·邶风》 |
篇名 | 式微 |
体裁 | 古代民歌/抒情诗 |
创作背景 | 反映劳动人民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况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生活困苦的不满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情感真挚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借景抒情,富有感染力 |
历史地位 | 《诗经》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 |
原文内容
> 式微式微,胡不归?
> 微君之故,胡为乎泥中?
这首诗共四句,以反问的方式开头,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无奈与控诉之情。诗人用“式微”形容天色渐暗,暗示着一天的劳作即将结束,而“胡不归”则是对归家的呼唤,也隐含着对现实的不满。后两句则进一步说明了无法归家的原因,是因为“微君之故”,即为了君主或国家的事务而不得不留在泥泞之中,表现出一种被迫无奈的状态。
总结
《式微》虽短,却蕴含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个人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反映劳动人民苦难的诗篇,也是一首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之作。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使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