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陶侃留客原文内容及翻译

2025-08-09 06:02:45

问题描述:

陶侃留客原文内容及翻译,急!求大佬现身,救救孩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9 06:02:45

陶侃留客原文内容及翻译】一、

《陶侃留客》是出自《世说新语·政事》的一则短文,讲述了东晋名将陶侃在家中宴请客人时,因节俭而拒绝浪费食物的故事。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场景,展现了陶侃的廉洁自律和勤俭持家的品德,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道德操守。

本文虽短,但寓意深刻,不仅展示了陶侃的个人修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俭美德的推崇。通过此故事,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中“以俭养德”的思想。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陶侃尝为庐江太守,有客在坐,其子瞻(或作“侃”)年七岁,见客未尽,便言曰:“大人岂得不食?” 陶侃曾担任庐江太守,有一次有客人在座,他的儿子陶瞻(或称陶侃)七岁,看到客人还没吃完,就说道:“父亲难道不吃饭吗?”
客人笑曰:“我已饱矣。” 客人笑着说:“我已经吃饱了。”
侃曰:“吾亦已饱。” 陶侃说:“我也已经饱了。”
于是客去,侃送之,至门,使左右取饭来。 于是客人离开,陶侃送他到门口,让手下人端来饭。
客曰:“吾已饱,何须复来?” 客人说:“我已经吃饱了,为什么还要再拿饭来?”
侃曰:“我非为君设,乃为儿设耳。” 陶侃说:“我不是为你准备的,是为孩子准备的。”
客惭,遂止。 客人感到羞愧,于是停止了。

三、简要分析

这篇短文通过一个日常小故事,揭示了陶侃的高尚品格。他在面对客人时,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地位而炫耀或铺张,反而表现出一种低调、克制的态度。同时,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即使是在宴客场合,也不忘教导孩子珍惜食物、尊重他人。

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应保持谦逊与节俭,避免铺张浪费,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

如需进一步探讨陶侃的历史背景或《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