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颐之寿的意思是什么】“期颐之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长寿,尤其是指年龄达到一百岁。这个词语源自古代对高寿的尊称,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敬意。
一、
“期颐之寿”出自《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其中,“期”有期望、等待之意,“颐”指颐养天年,即安享晚年。因此,“期颐之寿”原意是指人活到一百岁时,能够安享晚年,受到子孙的奉养与尊敬。后来,这一词语逐渐演变为对高寿者的尊称,象征着长寿、健康与福气。
在现代社会中,“期颐之寿”多用于祝福长辈或表达对长寿的祝愿,常见于贺寿场合或文学作品中。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期颐之寿 |
拼音 | qī yí zhī shòu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原意 | 百岁之寿,安享晚年 |
现代含义 | 表示长寿,多用于祝福长辈 |
使用场景 | 贺寿、文学、礼仪等 |
文化内涵 | 尊老、敬老、长寿吉祥 |
近义词 | 百岁寿辰、耄耋之年 |
反义词 | 早夭、短命 |
三、延伸理解
“期颐之寿”不仅是一个年龄的表述,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寿被视为一种福气,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因此,“期颐之寿”不仅是对个人生命的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送寿礼、写祝寿诗文等方式来表达对长者的敬意,而“期颐之寿”则成为这些表达中最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个词汇。
通过了解“期颐之寿”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长寿观念,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和关爱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