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文及翻译】“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更加凸显了游子思乡的情感。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内容 | 原文 | 翻译 |
诗句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远在异乡的我,知道兄弟们在登高时,全都插上了茱萸,唯独少了我一个人。 |
二、背景介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在年轻时所作,当时他独自在外漂泊,正值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诗中通过描写兄弟们在节日中的活动,反衬出自己无法与亲人共度佳节的孤独感。
“茱萸”是一种植物,古人认为它有驱邪避灾的作用,因此在重阳节时人们会佩戴或插在头上。诗中“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通过这一细节,表现出诗人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三、诗句解析
-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虽然身处异地,但能想象到兄弟们正在登高的场景。这种“遥知”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牵挂。
- “遍插茱萸少一人”:兄弟们都插上了茱萸,唯独自己不在其中。一句“少一人”,简洁而深情,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思念。
四、情感表达
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传达出深沉的思乡之情。王维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传统节日结合,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五、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作者 | 王维 |
出处 | 唐代 |
节日 | 重阳节 |
核心意象 | 茱萸、登高、兄弟 |
情感主题 | 思念、孤独、亲情 |
诗句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翻译 | 在远方,我知道兄弟们在登高时都插了茱萸,只是少了我一个人。 |
六、结语
“遍插茱萸少一人”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节日里,家人的陪伴是最珍贵的。无论身处何地,心中有爱,便是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