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跳,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工作内容,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工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航天员一旦踏入太空,将以“叹为观止”的速度行走,因为他的速度可以和神舟七号同步,如果“神七”的飞行速度和“神六”相当,相对于地球来说,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速就会达到2.8万公里,相当于每秒走出七八公里。
2、 所谓的“太空行走”,实际上是航天员出舱活动,太空实则无路可走,所以太空行走主要不是靠脚,而是用手。
3、宇航员出舱拿实验材料的时候,是抓着特定的把手前行,并不是“拽着绳子跑”。
4、 气闸舱 凡有执行出舱活动任务的载人航天器,必须设置气闸舱。
5、气闸舱是一种特设的专用小舱室,可供两名航天员同时在里面穿、脱航天服。
6、“神七”的轨道舱中,就是比“神六”多设计了这样一个“夹层”。
7、 气闸舱的主要特点是有内、外两扇门,内闸门与座舱相通,外闸门与太空相通。
8、航天员在出舱前,先在外闸门关闭的情况下打开内闸门。
9、等进入气闸舱,穿好航天服后,再关闭内闸门,以防止座舱中的空气外泄。
10、 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比舱内航天服设计与功能都要更为复杂,俨然是个小卫星,具备独立的运作系统,以保证航天员离开太空船也能有气、液、电的供给,以维持生存、工作和通讯需要。
11、 舱外服的外层防护材料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抗骤热等功能。
12、我国自主设计的舱外航天服“飞天号”可以在-120℃至120℃温度范围内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又具有耐太空辐射和宇宙漂浮颗粒物等侵害的特殊性能。
13、此次一同出战的除了一套“飞天号”,还有从俄罗斯进口的“海鹰号”。
14、 据专家介绍,两名航天员前后可能要花40个小时,才能把两套航天服组装起来,其中包括拧螺钉、装密封圈、密封检漏到最后报告地面“可以出舱”等步骤。
15、之所以不能在地面组装好带上飞船,是因为气闸舱没那么大的地方,高度无法容纳。
16、 硬件 安全带和限制器 安全绳索的作用大致有二:在早年或初期太空行走时,要用一根由多条管道组成的“脐带”,从母航天器中伸出,连接到航天服上,通过“脐带”输送氧气、压力、冷却水和电力;另一个用处则相当于登山运动员的安全绳索,一旦有意外状况发生,留守气闸舱的宇航员可以将出舱的队友“扯”回来。
17、 太空工具 太空工具可辅助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中的各项任务。
18、 载人机动装置 安全带的长度有限,一般在十几米,太长容易扭曲、打结甚至断裂,所以使用安全带的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而载人机动装置能携带相当量的高压氮气,可以让航天员到达距离航天器百米远的地方活动。
19、除了“太空摩托艇”外,还有“飞行座椅”。
20、 工具 三人同行配置最优 空间站通常应在有三名航天员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太空行走,其中两名航天员同时进入气闸舱以便相互照应,另一名航天员留在空间站内负责操纵和监测系统,并检查在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情况,以便出现安全问题时,及时采取救护措施,帮助他们返回空间站。
21、 吸氧排氮按部就班 位于轨道舱中的两名宇航员互相协助穿好航天服,在换衣检测完毕后,先泄压,然后打开舱门。
22、但最终“走”出舱门的却只是其中一人,因为另外一人必须留守在舱内,协助队友出舱、入舱。
23、若有突发情况,留守者还要通过安全绳将出舱队友拽回来。
24、 出舱前,航天员必须在气闸舱内完成吸入纯氧、呼出氮气的程序,目的是预防减压病。
25、 饮水进食排泄不愁 为了方便航天员的出舱活动,航天器的里外都安装了一些扶手,航天员可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来回移动身体,抵达目的地取回固体润滑材料试验样品后返回。
26、 航天员出舱时间如果比较长,航天服内还配备了饮水、进食、甚至小型排泄系统。
27、 关门复压任务完成 航天员回到轨道舱后,关闭舱门。
28、回舱后,首先进行舱外航天服漏检,检漏没有发现异常问题后,轨道舱开始复压,舱外航天服则开始增压,待到轨道舱与舱外航天服压力平衡后,航天员才能脱掉舱外航天服。
29、 出舱。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