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锄禾和悯农是一首诗吗

文柔贵   来源:网易

“锄禾”和“悯农”实际上是两首不同的古诗,它们都与农业劳动和农民的生活有关,但各自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所不同。

《锄禾》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全诗如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在烈日下辛勤耕作的情景,揭示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呼吁人们珍惜每一粒粮食。短短四句诗,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让人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食物的珍贵。

而“悯农”则是《悯农二首》的第一首,内容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聚焦于农民的悲惨命运,尽管他们付出巨大的努力,但依然难以摆脱贫困。诗人通过对丰收景象与现实生活的对比,深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这两首诗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主题——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提醒世人要尊重劳动成果并反思社会问题。虽然它们常常被人们合并提及,但实际上它们是独立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两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也能从中汲取到珍惜资源、关爱他人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