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全诗】“青山有幸埋忠骨”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清代袁枚的《谒岳王墓》。原诗如下:
> 《谒岳王墓》
> 未将心事问奸臣,
> 空向西湖作此身。
> 青山有幸埋忠骨,
> 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首诗表达了对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敬仰与哀悼,同时也讽刺了奸臣秦桧等人的罪行。诗中“青山有幸埋忠骨”一句,意指岳飞虽死,但他的忠魂得以安息在青山之下,令人感叹其英灵不朽;而“白铁无辜铸佞臣”则暗指秦桧等人被后人铸成铁像,供人唾骂,象征着奸臣的千古罪孽。
“青山有幸埋忠骨”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谒岳王墓》,是对南宋名将岳飞忠诚精神的赞美。该诗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同时也批判了历史上的奸佞之徒。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表格:关于“青山有幸埋忠骨”的信息汇总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清代袁枚《谒岳王墓》 |
原诗内容 | 未将心事问奸臣,空向西湖作此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作者 | 袁枚(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
主题 | 对岳飞的怀念与对奸臣的批判 |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忠骨安息之地,“白铁”比喻奸臣受辱的形象 |
文学价值 | 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
历史背景 |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因“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后人将其葬于杭州西湖边 |
传承影响 | 成为后世纪念岳飞的重要诗句,常用于文学、影视作品中 |
结语:
“青山有幸埋忠骨”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尊重忠诚,同时警示后人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牺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