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涉江原文和赏析】《涉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收录于《楚辞·九章》中。这首诗反映了屈原在流放期间的内心情感与人生感悟,表达了他对理想、国家、人生的深刻思考。以下为《涉江》的原文及简要赏析,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涉江》原文
> 余将董道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兮,憭栗兮若在远行。
> 独依依兮望公子兮,将以遗兮谁?
> 驱骏乘兮渡江,舟容与兮而不行。
> 闻伯牙之鼓琴兮,有高山流水之音。
> 愿言思而不可得兮,遂往而不复。
> 飘风兮雨雪,日夕兮不息。
> 心郁结兮伤愤,志离离兮愈疾。
> 哀时俗之多险兮,愿轻举而远游。
> 乘骐骥兮驰骋,驾八龙兮腾跃。
>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宿乎昆仑之墟。
> 闻玉声兮如磬,见瑶台兮似天。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毅兮为鬼雄。
二、《涉江》赏析
《涉江》是屈原在被流放途中所作,抒发了他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孤独、苦闷与坚持。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精神。他借江水、风雨等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激荡与坚定,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的不满与对理想的执着。
全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和哲理性。它不仅是屈原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中国古代士人精神的缩影。
三、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作品名称 | 《涉江》 |
作者 | 屈原 |
文体 | 《楚辞·九章》之一 |
创作背景 | 屈原被流放期间,抒发对理想、人生、国家的感慨 |
主题思想 | 表达孤独、苦闷、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不满 |
主要意象 | 江水、风雨、草木、高山流水、玉声、瑶台等 |
情感基调 | 悲凉、孤寂、坚定、执着 |
艺术特色 | 比喻丰富、象征手法突出、语言优美凝练 |
历史地位 | 体现屈原精神的重要篇章,反映战国士人风貌 |
通过《涉江》,我们不仅看到了屈原个人的命运起伏,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他的文字穿越千年,依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