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忍卒读什么意思】“不忍卒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故事或事件的内容非常悲惨、令人难以继续阅读下去。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新闻报道中,用来表达对内容的强烈情感反应。
一、成语释义总结
词语 | 不忍卒读 |
拼音 | bù rěn zú dú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可以为天下法,虽有不善,亦可劝也。若其言之不善,而人不忍卒读,则非所以为教也。” |
含义 | 形容文章或故事内容过于悲惨、令人难以继续阅读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评价文学作品或新闻事件 |
近义词 | 痛心疾首、触目惊心 |
反义词 | 喜闻乐见、轻松愉快 |
二、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1. 文学作品评价
- 例如:这部小说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情节让人不忍卒读。
2. 新闻报道评论
- 例如:这起事故的详细报道让人不忍卒读,令人感到无比沉重。
3. 历史事件描述
- 例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段历史,让人不忍卒读,感慨万千。
三、成语使用注意事项
- “不忍卒读”强调的是“无法继续读完”,通常是因为内容过于悲伤、沉重或令人不适。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幽默的场合使用该成语。
- 此成语多用于书面表达,口语中较少使用。
四、结语
“不忍卒读”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对内容的反感,也体现了说话者的情感态度。在写作或阅读中适当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