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是什么意思】“洛阳纸贵”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左思传》,原意是说左思所写的《三都赋》非常有名,以至于洛阳的纸张因此变得昂贵。后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作品非常受欢迎、流传广泛,文采斐然,导致书籍或文章供不应求。
一、
“洛阳纸贵”最早来源于西晋文学家左思创作的《三都赋》。由于这篇赋文内容精妙、文辞华美,一经传开,便引起轰动,人们争相抄写,导致当时洛阳的纸张价格飙升。因此,“洛阳纸贵”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作品广受赞誉、流传甚广,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该成语不仅用于文学领域,也可泛指任何受到大众热烈欢迎、需求激增的事物。它强调的是作品的高质量和广泛传播性。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洛阳纸贵 |
出处 | 《晋书·左思传》 |
原意 | 左思的《三都赋》广受欢迎,导致洛阳纸价上涨 |
现代含义 | 形容作品极受欢迎,供不应求 |
使用范围 | 文学、艺术、产品等 |
情感色彩 | 褒义 |
用法举例 | 他的小说一出版就洛阳纸贵,读者争相购买 |
近义词 | 洛阳纸贵、脍炙人口、风靡一时 |
反义词 | 鲜有人知、无人问津、默默无闻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洛阳纸贵”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体现了优秀作品在社会中的巨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