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歇后语的下是什么】“司马昭之心”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它常被用作歇后语的一部分,用来形容人内心的想法或意图已经很明显,无法隐藏。那么,“司马昭之心”的歇后语下半句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司马昭之心”出自《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中的记载,原意是司马昭的野心已显露无遗,后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比喻人的意图或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众人皆知。在歇后语中,“司马昭之心”通常与“路人皆知”搭配使用,形成完整的歇后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个歇后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也在文学作品和历史讨论中频繁出现。它的含义明确,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文化内涵和语言魅力。
二、表格展示
歇后语全称 | 下半句 | 含义解释 | 使用场景 |
司马昭之心 | 路人皆知 | 形容人的意图或想法已经公开、明显 | 日常交流、写作、评论等 |
人人都能看出来 | |||
暗示某人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
三、补充说明
“司马昭之心”这一说法最早源于三国时期,司马昭作为曹魏的重要权臣,其权力逐渐扩大,最终取代了曹氏政权,建立了晋朝。因此,“司马昭之心”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也成为了对权力欲望和野心的象征。
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歇后语多用于讽刺那些企图掩盖真实意图的人,提醒人们要警惕表面之下隐藏的真实动机。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司马昭之心”的歇后语下半句是“路人皆知”,整个歇后语寓意深刻,值得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