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尝辄止是什么意】“浅尝辄止”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做事情时只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研究或持续努力。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文言表达,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
一、成语释义
成语: 浅尝辄止
拼音: qiǎn cháng zhé zhǐ
意思: 只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不继续深入。比喻做事不深入、不彻底,缺乏坚持和毅力。
二、来源与出处
“浅尝辄止”最早见于《论语·雍也》:“吾与点也。”后人根据其精神发展出类似表达,强调做事应有深度和恒心。虽然具体出处可能略有争议,但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
三、用法与示例
用法 | 示例 |
作谓语、宾语、定语 | 他学习英语只是浅尝辄止,所以进步不大。 |
褒贬色彩 | 含贬义,表示做事不够深入或缺乏耐心 |
常见搭配 | 浅尝辄止的态度、浅尝辄止的研究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 反义词 |
浮光掠影 | 深入钻研 |
粗略了解 | 持之以恒 |
一知半解 | 坚持不懈 |
五、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浅尝辄止”常用来批评那些对事物只停留在表面认识的人。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兴趣爱好,只有深入探索、持续投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或技能。相反,如果总是“浅尝辄止”,往往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浅尝辄止 |
拼音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含义 | 只稍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不深入 |
出处 | 古代文献中常见,现为常用成语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态度或行为方式 |
褒贬 | 含贬义 |
近义词 | 浮光掠影、一知半解 |
反义词 | 深入钻研、坚持不懈 |
总之,“浅尝辄止”提醒我们做事要用心、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