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竹马的竹马指什么】“青梅竹马”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女朋友,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这个成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虽然这句诗并非直接描写“青梅竹马”,但“青梅竹马”这一说法在后来的文化中被广泛使用。
其中,“青梅”指的是未成熟的青色梅子,象征着年少、纯真;而“竹马”则是一个关键点,很多人对它的含义存在误解。
一、
“青梅竹马”中的“竹马”并不是指竹子做的马,而是古代儿童玩耍时的一种玩具。具体来说,它是用竹竿或木棍做成的“马”,孩子骑在上面奔跑嬉戏,象征着童年时光和亲密无间的关系。
因此,“青梅竹马”原意是指童年时期一起玩耍的朋友,后来引申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的男女朋友。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来源 | 常见理解 | 实际含义 |
青梅 | 未成熟的青色梅子 | 古代文学 | 象征年少、纯真 | 代表童年时光 |
竹马 | 用竹竿或木棍做成的玩具 | 古代儿童游戏 | 有人误以为是竹子做的马 | 实际是儿童玩的玩具 |
青梅竹马 | 指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 白居易《琵琶行》 | 多用于形容情侣 | 原意为童年伙伴 |
三、补充说明
“竹马”在古代不仅是儿童的游戏工具,也常出现在诗词中,如“竹马迎君到,桃花待客开”,形象地描绘了孩童们天真烂漫的场景。随着文化的发展,“青梅竹马”逐渐演变为形容恋人之间从小相识、感情深厚的说法。
因此,在日常使用中,我们不必纠结于“竹马”是否真的是一种马形玩具,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