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刺在背成语解释】“芒刺在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内心感到极度不安、紧张或害怕,仿佛有尖锐的芒刺扎在背上一样。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常用于描述人在受到他人注视、批评或处于危险环境时的心理状态。
成语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芒刺在背 |
拼音 | máng cì zài bèi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行,动则有芒刺在背。” |
释义 | 比喻内心极度不安或恐惧,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一样难受。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心理状态,常与“如坐针毡”等成语连用。 |
近义词 | 如坐针毡、忐忑不安、心神不宁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泰然自若、从容不迫 |
感情色彩 | 贬义 |
结构 | 主谓式 |
例句 | 他在会议上被点名批评,顿时感到芒刺在背,不敢抬头。 |
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公共场合被当众指责 | “他一听到领导点名批评,顿时芒刺在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
面对严厉的审视 | “她站在老师面前,感觉芒刺在背,连呼吸都不敢太重。” |
心虚之人面对质问 | “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面对调查时,芒刺在背,坐立不安。” |
总结
“芒刺在背”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紧张、焦虑或恐惧状态下的心理感受。它不仅适用于文学作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表达内心的不安与压力。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