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对吗】“沾沾自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些人可能会对其是否正确产生疑问。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以及常见错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内容。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沾沾自喜”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其言虽小,其义甚大,足以感人,故君子不以利为利,而以义为利,不以名为主,而以德为主。若夫小人,则不然,见利忘义,见色忘命,贪得无厌,沾沾自喜。”
含义:指人因自己取得的一点小成就或优点而感到非常得意和满足,带有贬义色彩,形容人过于自满、骄傲。
二、是否为成语?
是的,“沾沾自喜”是一个标准的汉语成语,常用于书面语和日常表达中,表示一种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理状态。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项目 | 内容 |
正确用法 | “他因为一次成功就沾沾自喜,忽略了团队的努力。” |
常见误用 | 1. 与“洋洋得意”混淆; 2. 忽略了其贬义色彩,误用为褒义; 3. 搭配不当,如“沾沾自喜地工作”。 |
同义词 | 洋洋得意、自鸣得意、得意忘形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
四、总结
“沾沾自喜”是一个正确的成语,意思是因一点小成就而自我满足,带有贬义。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感情色彩,避免误用或搭配不当。在写作和口语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
结论:
✅ “沾沾自喜”是一个正确的成语,但需注意其含义和使用场合,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