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无完肤是什么意思解释】“体无完肤”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身体没有完整的皮肤”,常用来形容人在受到严重打击、伤害或责骂后,身心俱疲、狼狈不堪的状态。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人被批评、惩罚或遭受重大挫折后的惨状。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体无完肤 |
拼音 | tǐ wú wán fū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虽有小过,未尝失德,故能以仁义立身,而体无完肤。” |
含义 | 形容身体或精神受到严重伤害,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外,常用于比喻受尽折磨或羞辱。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贬义色彩,也可用于形容心理上的创伤。 |
近义词 | 面目全非、伤痕累累、体无完肤 |
反义词 | 完好无损、安然无恙 |
二、使用场景与示例
1. 身体受伤
- 示例:他在战斗中被敌人打得体无完肤,最终被抬下战场。
2. 心理受创
- 示例:他因为一次失败的演讲而感到体无完肤,久久无法恢复自信。
3. 社会舆论攻击
- 示例:这部影片上映后,导演被网友群起攻之,几乎体无完肤。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体无完肤”不仅强调了外在的伤痕,也隐含了内在的痛苦与脆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身体被视为承载精神的载体,因此“体无完肤”不仅是对身体的描述,更是一种对人格尊严的践踏和心灵的重创。
四、常见误用提醒
- 误用一:将“体无完肤”用于形容物品损坏,如“这件衣服被撕得体无完肤”。
✅ 正确用法应为“破烂不堪”或“支离破碎”。
- 误用二:在轻松语境中使用,如“我今天工作太累,体无完肤”。
✅ 应使用“筋疲力尽”或“疲惫不堪”等更合适的表达。
五、结语
“体无完肤”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身体的创伤,更反映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但也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造成误解或不恰当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