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2019

沈冰友   来源:网易

《详解2019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公民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其计算方式与公民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2019年的个税计算方式进行了改革,实行了新的税率表和起征点,使得更多低收入人群受益。

一、起征点

2019年起,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这意味着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公民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税率表

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中,税率表分为7级,不同级数的税率不同,分别为3%、10%、20%、25%、30%、35%、45%。具体如下:

1.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45%

三、专项附加扣除

除了起征点和税率表外,2019年的个税计算还引入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主要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些扣除可以进一步降低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减轻纳税负担。

四、计算公式

综合所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基本减除费用(5000元/月)-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专项扣除包括“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这些扣除项目都是可以抵扣的。

然后根据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对应的新税率表计算出应纳税额,最后按照每月应纳税额进行分摊。

总之,2019年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更加人性化,考虑到了公民的实际收入情况和生活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保障公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