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动百科

答谢中书书的翻译

金妍致   来源:网易

《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信,全文虽短,却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下是一篇关于此信的简要解读:

在古代文人眼中,山水不仅是自然的造化,更是心灵的寄托。陶弘景身处山林之间,远离尘世喧嚣,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所见所感的美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清澈的溪流映照出水底的石子,这样的景象令人神往。接着,“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岩石上的色彩斑斓如画,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季常青的树林和翠绿的竹子,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而“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则进一步刻画了早晚不同的自然动态美,清晨薄雾消散时猿啼鸟鸣,傍晚夕阳西下之际鱼儿跳跃,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

此外,陶弘景还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心境。“实是欲界之仙都”,他认为这里就像人间仙境一般美好。然而,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他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之情——“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南朝谢灵运之后,很少有人能像他这样真正融入并理解自然之美。这种感慨不仅体现了他对前人的敬仰,也反映了自身高洁的情操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总之,《答谢中书书》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将山水之美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既是一幅绝妙的风景图,又是一首深沉的人生哲思诗。它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与热爱始终不变,而保持一颗宁静平和的心态,则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