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僧寺夜读译文】一、
《王冕僧寺夜读》是出自《宋史·王冕传》的一篇短文,讲述了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自幼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故事。文中通过描写王冕在寺庙中夜晚读书的场景,展现了他不畏艰苦、专心致志的精神风貌。这段文字不仅表现了王冕的聪明才智,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
故事中提到,王冕年少时家境贫寒,但天资聪颖,常常到寺庙中借宿,并利用夜晚的时间读书学习。他白天帮人放牛,晚上则点着油灯苦读,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二、译文与原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王冕者,诸暨人。 | 王冕是诸暨人。 |
幼敏悟,书过目辄成诵。 | 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看书一遍就能背诵。 |
家贫,不能从师,每见书辄得之。 | 家里贫穷,不能拜师学习,每当看到书就设法得到。 |
每夜坐佛殿,燃松明以读。 | 每天晚上坐在佛殿里,点燃松明(松枝)来读书。 |
或劝之曰:“汝何苦若是?” | 有人劝他说:“你为什么这么辛苦?” |
曰:“吾无他志,惟读书耳。” | 他说:“我没有别的志向,只是想读书罢了。” |
久之,遂通儒术。 | 时间久了,他便精通了儒家经典。 |
及长,益笃学,不求仕进。 | 等他长大后,更加专心学习,不追求做官。 |
元末,避兵乱,隐于九里山。 | 元朝末年,为躲避战乱,他隐居在九里山。 |
尝游吴中,有贵人欲荐之,辞不就。 | 曾经到吴地游玩,有显贵之人想推荐他,他推辞不去。 |
三、总结:
《王冕僧寺夜读》虽篇幅简短,却生动刻画了一个出身贫寒却立志苦学的学者形象。王冕的故事不仅是古代学子勤学苦读的典范,也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尊重与执着。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文学价值。
通过这篇短文,我们可以感受到: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梦想、坚持不懈,终能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