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谏杀烛邹翻译】一、
《晏子谏杀烛邹》出自《晏子春秋》,讲述的是齐国大夫晏子通过巧妙的劝谏,避免了齐景公因仆人烛邹的过失而将其处死的故事。故事体现了晏子善于言辞、机智应对、以理服人的智慧。
齐景公因烛邹看管鸟不力,欲将其处死。晏子并未直接反对,而是用“三罪”之说,指出烛邹的过错,并借机提醒君主应以德治国,而非因小过而滥杀无辜。最终,齐景公认识到自己的不当,收回成命。
此故事不仅展示了晏子的外交才能,也反映了古代政治中“以言谏政”的重要性。
二、翻译与要点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要点说明 |
晏子谏杀烛邹 | 晏子劝谏齐景公不要杀烛邹 | 故事的核心是晏子的劝谏行为 |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 齐景公喜欢射鸟,让烛邹管理鸟却丢失了 | 烛邹职责失误,导致鸟丢失 |
景公怒,令吏杀之 | 齐景公大怒,下令官吏杀了他 | 君主因小事发怒,欲杀人 |
晏子曰:“吾君好治,而小民不知其罪;吾君好利,而小民不知其过。” | 晏子说:“我们的君主喜欢治理国家,但百姓不知道他们的罪;君主喜欢利益,但百姓不知道他们的过错。” | 晏子借机劝谏,强调君主应明察 |
“今烛邹有三罪焉:一曰,主鸟而亡之,一罪也;二曰,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二罪也;三曰,使四方诸侯闻之,曰:‘吾君贵鸟而贱人’,三罪也。” | “现在烛邹有三条罪过:一是管理鸟却让它逃走了,这是第一条罪;二是让我们的君主因为鸟的原因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三是让四方诸侯听说后,会说:‘我们的君主重视鸟而轻视人’,这是第三条罪。” | 晏子列举烛邹的“三罪”,实为劝谏君主 |
景公曰:“善!”乃止。 | 齐景公说:“好!”于是停止了杀烛邹的命令。 | 晏子的劝谏成功,烛邹得救 |
三、结语
《晏子谏杀烛邹》是一篇典型的劝谏类文章,展现了晏子在面对君主怒火时,如何以智慧和语言技巧化解危机。他的劝谏并非直接反对,而是通过逻辑推理和道德引导,让君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这种“以理服人”的方式,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